專家稱應設置激勵機制
在延遲退休問題上,部分學界專家和公眾似乎很難站在同一陣營。一個月前,受人社部委托,制定養(yǎng)老體制改革備選方案之一的清華大學,率先在人民網上公開方案內容,其關于65歲領取養(yǎng)老金的設想,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9月11日,記者從知情專家處了解到,此前,人社部社會保險研究所一直在做有關延遲退休的研究,此次是讓更多的學者和機構參與研究。
對此,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院長朱俊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延遲退休不應該和養(yǎng)老金缺口掛鉤,即使實行延遲退休也不能一刀切,應用經濟手段激勵民眾自愿選擇是否延退。
延遲退休應彈性、自愿
延遲退休,也稱延遲退休年齡,是指國家結合國外經驗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yè)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或延遲退休的制度。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延遲退休并不是新鮮的詞匯,但在中國卻成為了民眾最關心的話題。
近年來,我國多家機構在就延遲退休問題作民意調查時,每一次的調查結果都較為類似,大部分的民眾都反對推行延遲退休政策。
2013年4月,全國社?;鹄硎聲h組書記戴相龍在談到養(yǎng)老金缺口問題時指出,養(yǎng)老金確實有缺口,靠公共養(yǎng)老金養(yǎng)老根本是不行的。他提出,選擇適當時機考慮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推遲養(yǎng)老金領取年齡。
雖然人社部多次用當期收支數據證實我國養(yǎng)老金不存在缺口問題,同時,人社部新聞發(fā)言人也多次表示“正在研究”,未把這項研究與養(yǎng)老金收支平衡直接掛鉤。然而,很多業(yè)內專家均持養(yǎng)老金長期會有支付缺口的觀點,并建議通過延長退休年齡來彌補養(yǎng)老金缺口。
但是,朱俊生認為,如果靠延遲退休來彌補養(yǎng)老金缺口肯定不對,延遲退休政策本身是可以討論的,可從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對勞動力市場的參與意愿等角度去思考,如果試圖采取“多收少支”的方式,肯定有問題。
在推行延遲退休問題上,與普遍提出的“一刀切”式的“強制”推行相比,通過有效的經濟激勵手段,使個人自愿選擇是否要延遲退休或許更能得到社會認可。
朱俊生建議,延遲退休要更有彈性,不同群體的訴求是不一樣的,可以設定一個領取年齡,在此基礎上,通過經濟誘導機制鼓勵延遲退休,增加領取的系數,這樣,大家會根據激勵機制進行調整。
老齡化成延退理由受質疑
據了解,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xù)增加,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
一位人社部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外的延遲退休很大程度上是從勞動力市場的參與率的角度來考慮的,近年來,全國就業(yè)人員總數在持續(xù)增加,但是,去年的絕對增長量卻出現(xiàn)了第一次下降,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我國適齡勞動人口占比肯定會下降。
2013年1月,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
這
不得不引出
“人口紅利”的話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根據人口預測,2013年是人口紅利消失的轉折點。但是,蔡昉
同時也認為,在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情況下,仍可以挖掘一些有利于經濟增長的人口因素,創(chuàng)造第二次人口紅利的必要條件。
而關于我國人口紅利是否消失的爭論從未間斷,中國勞動學會的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人口紅利是否消失現(xiàn)在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我覺得還沒有完全消失,短期內不存在勞動力短缺問題?!痹搶<艺J為,中國大概到2030年,人口紅利才會真的消失。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唐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認為我們國家永遠不用考慮延遲退休的問題。今后對于中國,壓力最大的是就業(yè)問題?!?/div>